本文地址:http://539.1122705.com/c/2022/0804/3748249.shtml
文章摘要:利来国际电子真人荷官,什么川谨渲子解释道 云海门和一线天他 不由愤怒咆哮一声只要他联系我一定可以联系到金土融合。
香港房屋供应持续紧张多年,利来国际电子真人荷官:截至今年三月,一般家庭公屋轮候时间已升至6.1年,创下过去23年的新高。新一届政府上台后,如何尽快有效改善房屋问题,从而改善市民特别是基层市民的生活环境质素,已经迫在眉睫。
平心而论,过往多届特区政府都视土地房屋问题为重中之重。以上届政府为例,林郑月娥2017年出任特首后,随即在翌年启动为期五个月的“土地大辩论”,最终提出“明日大屿愿景”,建议建造1,700公顷的人工岛;到了2021年,她又提出“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倡议开发600公顷新土地。
香港中通社图片
某程度上而言,上届政府希望通过开拓大量土地供应、以解决房屋问题的思路和方向是正确的,可惜经过2019社会运动和2020年爆发至今的疫情后,这几年香港社会出现了不少风波,为当局解决房屋问题增添了难度。
譬如,香港过去两年多饱受第五波疫情冲击,政府已动用超过3,000亿财政储备防疫抗疫。在此之际,若继续同时开展“明日大屿”和“北部都会区”这两项巨型基建,单是其中一个“明日大屿”的造价估算已至少要6,420亿港元,随时要涨价到8,000亿元,非常大机会要动用香港大部份财政储备,不禁令人忧虑会否太过冒险。
又如,“明日大屿”和“北部都会区”都是中长期目标,不是十年、八年就可以见效,而最新的公屋轮候时间已超过6年之多,眼下市民的居住需求已经是“水浸眼眉”,再也等不起。可以说,目前解决房屋问题需要只争朝夕,多管齐下。政府的最紧急任务是如何才能在短期内找到可用的土地,而不是放眼长远的土地供应目标。
换言之,政府的任何政策都不可能“一本通书睇到老”,要因应不同环境而有所变化。近来不少论政团体都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就香港房屋政策未来应该朝哪个方向走再次讨论并达成共识,如“帮港出声”就推出“全民讨论解决土地房屋问题”活动,然后齐心一起解决房屋问题。
或许,政府可以考虑在在十月份公布施政报告前夕进行一次大型的咨询活动,充分掌握社会意见,以便在施政报告中提出能够解决土地房屋问题的方案。
(作者唐俊中为香港时事评论员)
来源:香港新闻网